我是设备分公司的石富明,我来自桂林市恭城瑶族自治县,我的家乡四面环山,第一次走出我的瑶山是上大学的时候,时遇贵广高铁开通,贵广高铁这条穿越喀斯特的“超级地铁”跨黔桂粤三省,全长857公里,有二分之一穿行于地下,全程209个隧道。我乘坐着动车穿越了126个隧道,从那开始,我开始才真正认识我的家乡,切身体会到交通的重要性。我的隧道建设事业大概也就从那时开始萌芽了。
瑶乡恭城
走出大山的我,在一次次的扬帆起航中,走向梦的远方。2018年7月,大学毕业的我,再一次起航前往新的天地,寻找自己的梦想。这一次放飞梦想的第一个港口是广州南沙区。
广州南沙区有个地方叫做“中铁隧道局”,这里是我们另一个家,五湖四海的兄弟姐妹汇聚在此,一起立下“隧贯山河,道通天下”的誓言。在这里,我们要有被“发现”的勇气,努力展现出自己的光彩,要有勇于被“培养”的意识,接受组织的培养,实现一次次提升,还要有甘于被“磨炼”的觉悟,不论之后我们被派往何方,都不害怕、退缩,更无畏难情绪,勇往直前。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我们向着未来扬帆起航。
在南沙培训的日子里,我进一步了解了中铁隧道局四十年的发展及中铁隧道人的精神。提前100天贯通的中亚“咽喉”——卡姆奇克隧道、攻克“铁路禁区”——老成昆铁路沙木拉达隧道、打破中国不能建长大隧道的历史——大瑶山隧道、穿越“地质博物馆”——高黎贡山隧道、穿越隧道工程的禁区——木寨岭隧道等等,像这样把不可能变为可能,将一座又一座天堑变成通途的例子,中铁隧道人经历的还有很多...在国内首次引入盾构机并采用盾构法施工,实现盾构机从进口到国产、第一个穿越长江、往返四次穿越赣江、穿越珠江、湘江。
无数的中隧人将青春和热血奉献给了中铁隧道局,奉献给了祖国的建设事业,我很自豪成为一名中隧人,我们从老一辈中隧人的手中接过接力棒,将继续秉持“至精至诚,更优更新”的企业精神,抒写新一代隧道青年的忠诚和担当,为祖国的建设事业贡献青春力量。
作为设备分公司的一员,虽然不能直接进入隧道施工建设,但在更专业化的致力于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的分公司里,我们有自己的专属舞台。
应聘的时候就了解到,我们需要待在项目上历练,在南沙报道完回到洛阳参加公司为其一周的培训后,我就被分配到了再制造项目,并长期工作与项目部。相比同期的同学、同事,我算是很幸运的,一是没有分派到施工一线,二来是再制造项目上,身边有两位各方面都非常优秀的指导老师、有大学四年同学的同事、有关爱有加的师兄等,这个以“构建学习型团队,铸造隧道局精品”为口号的团队人心齐、默契十足。
两位指导老师开展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让我们得到确实的锻炼与成长。每周组织集体学习,每次安排一位专业人员以PPT汇报的形式向大家传授盾构机相关知识,包括主驱动、液压系统、电气系统、渣土改良系统等等,从中学习到各个系统的拆解及组装、工作原理、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维修及再制造方法。再制造项目虽不像施工项目那样规模大,但也是一个大舞台、大学校,在这里盾构机将被我们全拆全检,盾构机的一切我们都能在这里学习到。
设备分公司的舞台是开放的、包容的,我是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在见习的第一个项目上应工作需要,担任了液压流体技术员,这对于我来说当然是有压力的,毕竟自己更擅长的是绘图、机械设计等方面。为了整个团队的协作、项目的推进当然没办法拒绝,只能虚心学习、加倍努力提升自己这方面能力。
工作期间努力学习各项知识,对各系统的设计原理、改造等有自己想法,并与指导交流,以此了解自己的想法存在哪些不足之处,在后面的工作中能够更全面的考虑。在项目上的日子,除了认真完成分内工作,我积极响应公司青年“五小”创新创效活动,积极把握机遇,敢于担当、勇于创新,在工作中学有所思、思有所得,参与撰写两篇发明专利,发表再制造相关论文。
设备分公司的舞台,只要有能力就能一展身手。因为略懂一点动画绘制,参与了公司锚杆台车、钻劈一体台车、盾体单钩翻身机构演示动画制作。尽管展现出来像五毛特效,公司仍是非常包容,过程中提升了动画制作能力。参与过程中学习锚杆台车、钻劈一体台车工作原理及结构设计。
在设备分公司的第一年,在这个大舞台,我们有各种展示机会,有足够的时间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并且领导、指导老师也会根据公司的发展需要给员工提供合适的岗位。参与的第二个项目,我选择了电气方向,虽然我是机电专业的,但以往接触的多是弱电智能化,对于盾构机这类强电是极具挑战性的,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年轻人就应该提高综合能力素质,要有“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和毅力,不断丰富知识结构。平时主动向指导老师、同事请教电气知识,认真学习盾构电气知识,下班时间系统的学习电气基础知识,提升电气故障查找、排除能力。真正的成长也是从这个项目开始的,团队的人员变动、岗位及职责的变化、协作队伍合作模式的变化等等无一不推动自己不断的改变、不断的前行。
2019年8月,集团公司举办了第十三届职工技能大赛,很多同事都等着这次机会希望在电工技术比武中展示自我风采,我竟有幸获得参加比赛名额,于是我便开始日夜备战,虚心向老师傅请教,加以平时的知识储备,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中铁隧道局第十三届职工技能大赛电工技术比武中荣获个人第一名、团体第一名。
在项目上漂泊不定,工作久了是思想动摇的,但作为中隧青年,我们要把初心和使命细化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在一线坚持奋斗,做到“勤勇精进”,在创新中多实践、多积累,不图名利、不急于求成,锻造精品成果,善于学习,不断提升综合业务能力和素质,成为复合型人才。
在枯燥乏味的项目上需要静下心来,在工作方面,克勤克己,一切以工作为重,服从领导安排,做好个人工作计划,认真完成任务,要勤于思考,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加强系统性思考和总结,拓展思维和认知的宽度和深度;在思想方面,坚持一切从我做起,实事求是努力认真,以工作力求仔细为原则,用心主动做好本职工作;在学习方面,结交良师益友,不一定要做到“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三人行必有我师,每个人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在生活方面,至少发展一个爱好,坚持锻炼身体,健康最重要。做到以上几点,对职业有总体规划,对日常有短期计划,生活便会变得有滋有味。
作为新时代的中隧人,我们要勇立时代潮头,争当创新创效先锋,忠诚担当就是要善于学习博采众长,具备综合能力,要有立足平凡岗位,坚持不懈努力工作的坚强意志,要有不断适应新形势新变化,不断学习提高的能力,要培养具有创新思想和创造性思维,具有迎难而上,不断创新发展的能力,需要有精益求精,认真做好每个细节,用心做好每一件事的严谨态度。